热热热!呼市疾控中心教你科学防暑
发布日期:2025-07-16
28次
各位青城的伙伴们注意啦!
最近是不是发现
大召的鸽子都躲进阴凉地
当“佛系游客”了?
塞上老街的砖缝里能煎出焦香烧麦了?
连敕勒川的草都热得蜷成了“波浪卷”?
没错,咱呼和浩特的夏天
正用30℃+的热情
诠释着“草原火炉”的新定义!
别慌!这份专为青城人打造的防暑秘籍已到账!快来解锁→
01
重点防护:这四类人群是高温“脆弱群体”
(一)老年人(≥65岁):
1. 风险:体温调节差、常不舍开空调、穿衣过多、室内高温不通风。全球数据显示,2017-2021年高温致65岁以上死亡人数比2000-2004年激增68%!耐热极限湿球温度更低。
2.防护要点✅:
1)室温≤28°C(配温度计)。
2)每小时提醒喝水200ml(低钠者可喝淡汤)。
3)每日自测体温,≥37.5°C持续上升立即降温就医
4)家属/邻里每日至少一次联系确认。
(二)有基础疾病者(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、呼吸病等):
1.风险:高温易诱发原有疾病急性发作。
2.防护要点✅:
1)严格按时服药,勿自行减量!调整用药先咨询医生。2)避开高温时段(10:00-16:00)外出,外出携带补液盐。
3)出现胸闷、气短、血糖异常等,立即休息降温,不缓解速就医。
(三)婴幼儿:
1.风险:体温调节未发育完全、升温快、出汗少、散热难、无法表达不适。车内高温极其危险!
2.防护要点✅:
1)绝不留孩子单独在车内!(10分钟车内可达50°C!)
2)推车用湿纱布+小风扇降温(保持湿润)。
3)穿透气连体衣,常摸后颈背部,发烫即转阴凉处补液。4)夜间室温≤24°C,避免厚被包裹。
(四)户外工作者(建筑工、外卖员、交警、消防员、军人、运动员等):
1.风险:长时间暴露+高强度体力劳动,劳力型热射病高发。
2.防护要点✅:
1)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!不限量补水(少量多次),优选含电解质。
2)戴遮阳帽、穿速干衣。工作场所洒水降尘降温。
3)同伴监测:留意彼此是否头晕、言语不清等危险信号。
02
普通上班族通勤也要警惕!
早晚高峰挤公交地铁、冷热交替,也可能中招!请牢记:
(一)穿着与环境:
1. 选棉、麻、丝等天然材质的轻薄、宽松、浅色衣物(透气吸汗才是王道!雪纺、速干未必更凉)。
2. 床品枕套用透气棉麻。
3. 夜间凉快可开窗;白天高温关窗帘遮阳。
(二)快速降温小窍门:
1. 用略凉水冲澡或湿毛巾擦拭颈部、腋下、大腿根等大血管处。
2. 喷湿T恤再吹风扇(蒸发散热)。
(三)科学补水:
1. 每小时至少1杯水(≈200ml),全天2-3升。大量出汗加补液盐。
2.严格避免高糖饮料、酒精、浓咖啡(加速脱水)!
03
重要提醒:关于“穿的少”的误区
1.皮肤温度需高于环境温度才能散热。当气温≥皮肤温度(约37°C),穿得过少反而会吸收热量,更易中暑!
2.宽松透气的衣物(棉麻丝)更利于通风对流散热,领口袖口别过紧。
呼市疾控中心呼吁:极端高温天气已成常态,其危害复杂且致命。请广大市民,特别是高危人群及其家属、用人单位,务必提高警惕,掌握科学防暑降温知识和急救技能。关注高温预警信息,识别身体早期报警信号,及时采取正确措施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!平安度夏,从科学认知开始!